联合会参加保护“水中大熊猫”江豚公益讲座
保护“水中大熊猫”江豚公益讲座(安庆站)
为了保护水中大熊猫——长江江豚,安庆市西江被农业部列为长江中下游江豚迁地保护基地之一,这也是继铜陵淡水豚保护区之后,安徽省第二个江豚保护区。
安徽省长江环保协会成立至今,一直将长江生态保护作为己任,为了将江豚保护和长江生态保护的理念传播给更多民众,同时为了纪念2016年10月24日第七个国际淡水豚日,长江环保协会于10月22日下午在安庆举行了一场“保护江豚”主题的公益讲座,取得圆满成功。
下午两点半,来自安庆市环保联合会、安庆师大的学生、双莲寺小学的学生及家长、市海事局的领导、长江环保协会的理事等观众来到位于长江环保协会的会议室,聆听了这场保护“水中大熊猫”江豚的公益讲座。讲座由协会秘书长徐灵芝主讲,徐灵芝长期从事环保公益,是专业的自然讲解员。说到江豚,就必须提及江豚的家园——长江,本次讲座前半部分从长江的源头到入海口,从长江的前世到今生,从长江的生态到文明等方面讲解了长江的历史沿革。讲座后半部分展示了长江特有的珍稀物种,从中华鲟、扬子鳄、白鲟到白鳍豚、江豚,让观众进一步了解这些珍稀水生动物面临的生存困境。讲座的内容震撼了每位听众的心灵,他们纷纷表示,以后要为保护江豚,保护长江生态作出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
保护“水中大熊猫”江豚公益讲座(池州站)
2016年10月23日上午9点,安徽省长江环保协会在池州市城西小学报告厅举行了《保护“水中大熊猫”江豚公益讲座》第二场活动。讲座的主讲依然是长江环保协会秘书长徐灵芝,而在池州的孩子们更喜欢称呼她“青鸟老师”。
此次讲座得到了贵池区文化馆、城西小学、池州电视台及池州日报的大力支持,除了城西小学的学生和家长之外,城区其他学校的孩子和家长也共同聆听了这场精彩的讲座。
讲座依然是从长江的诞生、发展开始,历数了300万年以来长江流域的地理沿革、历史文明及生态资源,让观众对于长江母亲河有了进一步的了解。之后,从长江对于我们的馈赠开始,讲述了长江中的珍稀物种,包括中华鲟、白鲟、扬子鳄、白鳍豚等。最后压轴的是讲座的主角“长江江豚”,讲座通过精彩的图片、录像,为观众展示了江豚的活泼可爱,同时也告诉大家江豚正遭遇的苦难和灭绝之灾。有的孩子在看到小江豚遇难的情形,忍不住流下了眼泪,孩子告诉妈妈,以后要尽自己所能保护可爱的江豚。
讲座结束后,每个孩子都拿出协会精心设计的明信片和WWF提供的江豚宣传册合影,同时说出心里话“江豚有你不孤单, 一起留下美好的笑容”。








孩子们对江豚的祝福
2016年10月24日,是第七个国际淡水豚日。长江环保协会于10月22日和10月23日在安庆和池州举行两场保护江豚的主题讲座。参加讲座的小朋友有很多第一次知道可爱的江豚居然生活在身边的长江中。
讲座结束后,小朋友们都与手中的江豚照片合影,表达自己对江豚的祝福。更有一些小朋友用绘画、文字和手工作品呼吁大家一起保护江豚,留住它们的微笑。